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地区。据2020年中国癌症数据显示,胃癌的新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在第三位[1],分别约占全球的43.9%和48.6%。相比较而言,在欧美、日本等国家胃癌的发病率虽然高,但是病死率相对要低很多,主要得益于胃癌的早期筛查。
我国发现的胃癌约有90%属于进展期,而中国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5.1%,远低于开展了全国性胃癌普查的日本(60.3%)和韩国(68.9%)。因此,在胃癌高危人群中推行早期胃癌筛查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变我国胃癌诊治严峻形势的可行且高效的途径。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近几十年来,随着人民的生活条件的改善,良好的饮食习惯逐渐形成,胃癌的发病率总体有所下降,但目前我国胃癌预估新发病例仍然高达47.9万例,死亡病例37.4万例[1]。
通常正常胃粘膜感染幽门螺杆菌,到最终发展成胃癌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即胃癌发生五部曲: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胃癌的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进展期胃癌即使接受了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仍低于30%[4],且生活质量低,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大部分早期胃癌在内镜下即可获得根治性治疗,5年生存率超过90%,甚至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大大节约了医疗资源[5]。
《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明确指出,在我国需要推广和完善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策略,扩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面。如果通过早期胃癌筛查,并把疾病控制在早期胃癌之前的任何一个状态,加以治疗干预,定期复查,就可以很好的预防胃癌的发生。
根据我国国情和胃癌流行病学资料,并参照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确定我国胃癌筛查目标人群≥40岁,且符合以下任一条件者建议作为胃癌筛查对象人群[6]:
-
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
Hp感染者; -
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
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
存在胃癌其他高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
内镜筛查
内镜及内镜下活检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经口插镜后,在内镜直视下从食管上端开始循腔进镜,依次观察食管、胃体、胃窦等部位。
其诊断的正确度较高,但检查为侵入性检查,操作繁琐、检测费用高、人力资源投入大、人群接受度较低,难以用于我国胃癌的大规模普查。
-
血清学筛查
根据胃蛋白原的生化和免疫活性特征可分为胃蛋白酶原I和胃蛋白酶原II。PG是反应胃体、胃窦粘膜外分泌功能的良好指标,可被称为“血清学活检”。
有研究表明,PGI浓度和/或PGI/II比值下降提示胃粘膜发生萎缩,PGI浓度≤70μg/L且PGI/II≤3.0作为针对无症状健康人群的胃癌筛查界限值,具有较好的筛查效果。
G-17是由胃窦黏膜G细胞合成和分泌的酰胺化胃泌素,主要功能是刺激胃酸分泌、促进胃粘膜细胞增殖与分化,它在人体中的含量占有生物活性胃泌素总量的90%以上。
G-17是反映胃窦内分泌功能的敏感指标之一,可以提示胃窦黏膜萎缩状况或提示是否存在异常增殖。
G-17本身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促进作用。有研究表明,血清G-17水平升高可提示存在胃癌发生风险[6,7]。也有研究认为,血清G-17联合PG检测可提高诊断胃癌的价值[8,9]。
幽门螺杆菌(H.pylori, Hp)已于1994年被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胃癌的第I类致癌因子,Hp感染者进展为异型增生或胃癌的风险增加80%。
目前认为Hp感染是肠型胃癌(占胃癌绝大多数)发生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胃癌的筛查流程中,Hp感染检测已成为必要的筛查方法之一。
通常检测Hp抗体可反应Hp的感染情况。Hp的血清学检测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同时不受Hp菌量及抗菌药物等因素影响。血清学Hp检测可与PG、G-17检测同时进行,避免了留取粪便(Hp粪便抗原检测)、胃黏膜活检等其他Hp检测方法导致的依从性下降,因而更适用于胃癌筛查[10,11]。
近期国内一项联合PGI、PGII、PGR、Hp抗体和G-17共5项血清学指标作为胃癌筛查策略的研究表明,PGI和PGR降低与胃癌高风险相关,而G-17水平一定程度的降低或升高均与胃癌高风险相关,提示联合多项血清学指标的筛查策略有助于筛选出胃癌高风险人群[12]。
共识明确提出,在早期胃癌筛查中Hp抗体与PG、G-17联合检测,建立“定量”的风险评分体系,以对不同人群实施风险分层管理,然后对胃癌发生高风险人群进行有目的的内镜下精查是更为可行的筛查策略。
有研究表明(见表1和表2),通过联合检测G-17、PGR和Hp抗体阳性率,其诊断胃癌癌前病变以及早期胃癌的AUC分别可达0.924和0.905,远高于单个指标的诊断效能[13]。
一项由李兆申院士主持的全球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14](见表3),相比于其他胃癌预测模型,纳入年龄、性别、Hp感染、PGR、G17等因素构建的评分模型其准确性更高。
目前Hp感染常采用同位素13C或14C标记的尿素呼气试验(UBT)进行检查。13/14C-UBT不需通过胃镜取材,不受胃内灶性分布的限制,是追踪Hp治疗效果的可靠标准。
但非Hp尿素酶细菌可能造成假阳性,并且13C尿素呼气试验2次收集气体操作繁琐、所需质谱仪较昂贵,难于普及;而14C由于其放射性,不推荐用于妊娠期和哺乳期。
Hp抗体,不需通过内镜取材,具有简便、快速、结果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无需专用仪器和设备、成本低等优势,适用于大批量的流行病学调查[15,16]。
- Hp原料推荐
[1]Cao W, Chen H D, Yu Y W, et al. Changing profiles of cancer burden worldwide and in China: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the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J].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21, 134(07): 783-791. [2]Correa P, Piazuelo M B. The gastric precancerous cascade[J].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 2012, 13(1): 2-9. [3]Correa P, Piazuelo M B, Camargo M C. Etiopathogenesis of gastric cancer[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Surgery, 2006, 95(4): 218-224. [4]Katai H, Ishikawa T, Akazawa K, et al. Five-year survival analysis of surgically resected gastric cancer cases in Japan: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more than 100,000 patients from the nationwide registry of the Japanese Gastric Cancer Association (2001–2007)[J]. Gastric Cancer, 2018, 21(1): 144-154. [5]Sumiyama K. Past and current trends in endoscopic diagnosis for early stage gastric cancer in Japan[J]. Gastric Cancer, 2017, 20(1): 20-27. [6]Sun L, Tu H, Liu J, et al.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fasting serum gastrin-17 as a predictor of diseased stomach in Chinese population[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4, 49(10): 1164-1172. [7]Konturek S J, Starzynska T, Konturek P C, et al.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CagA status, serum gastrin, interleukin-8 and gastric acid secretion in gastric cancer[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2, 37(8): 891-898. [8]Shiotani A, Iishi H, Uedo N, et al. Histologic and serum risk markers for noncardia early gastric cance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2005, 115(3): 463-469. [9]朱春平. 血清胃泌素-17 联合胃蛋白酶原检测对胃癌诊断价值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7, 34(1): 19-23. [10]李兆申, 王贵齐, 张澍田, 等.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 (草案)(2017 年, 上海)[J]. 胃肠病学, 2018, 23(2): 92-97. [11]刘文忠, 谢勇, 陆红, 等.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J]. 中华消化杂志, 2017. [12]Tu H, Sun L, Dong X, et al. A serological biopsy using five stomach-specific circulating biomarkers for gastric cancer risk assessment: a multi-phase study[J].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 ACG, 2017, 112(5): 704-715. [13]谢晓. 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联合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对胃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8:166-167. [14]Cai Q, Zhu C, Yuan Y,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prediction rule for estimating gastric cancer risk in the Chinese high-risk population: a nationwide multicentre study[J]. Gut, 2019, 68(9): 1576-1587. [15]邵军丽, 吴丰. 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研究新进展[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2, 21(8): 691-694. [16]李兆申, 吕农华, 曾强, 等. 幽门螺杆菌‑尿素呼气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0, 14(6): 509-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