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及其疫苗
鉴于流腮的强传染性以及危害,流腮疫苗早在上个世纪被发明且应用。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由美国微生物学家Maurice Hilleman 发明的麻腮风三联疫苗(MMR)。该疫苗中腮腺炎病毒的成分是灭活病毒。当前,大多数国家/地区已制定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接种规划。
(1)在中国,流行性腮腺炎被归为丙类传染病。中国卫健委在新修订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2021年版)》中规明确:儿童共接种两剂次MMR,8月龄、18月龄各接种一剂。值得注意的是,旧版免疫程序(2016版)规定:18-24月龄儿童应常规接种一剂次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同时强调“接种1剂次含腮腺炎病毒成分疫苗的防病效果有限,推荐儿童入小学前再次接种一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
2004-2018年全国流腮发病数和发病率见图1。
图1:2004-2018年全国流腮发病数和发病率。数据来源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19.05.008
(2)美国CDC规定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接种:儿童应接种两剂MMR疫苗,在12-15月龄时首次接种,在4-6岁时接种第二剂。并说明“一剂MMR疫苗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有效率为78%,两剂的有效率为88%”。即便如此,美国流行性腮腺炎爆发时有发生。如图2。
图2:美国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数统计。数据来源:美国CDC
(3)英国政府规定接种两剂MMR疫苗,并说明“大约88%的人会受到腮腺炎病毒抗体的保护”。
不否认MMR疫苗带来的保护作用,高疫苗接种覆盖率有助于限制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规模、持续时间和传播范围。但是,当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保护效果有限,腮腺炎病毒的传染能力较强(R0约为10-12),导致疾病时有小规模爆发。因此,为了抑制疾病的传播,一方面在政策上调整改进疫苗接种程序,另一方面也应加强腮腺炎病毒的临床监测。
腮腺炎病毒的实验室诊断
目前,各国家/地区也出台相关规定指导腮腺炎病毒的临床诊断。血清学方法作为重要的实验室检测手段之一,可以辅助筛查。
中国在《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2007版)》中明确血清学检测的作用,特异性IgG和IgM检测可作为实验室检查手段之一。
当前腮腺炎病毒血清学诊断存在一个难点。特异性IgM抗体是急性/早期感染的标志物。大多数人在早期已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体内存在免疫记忆。当自然感染后再次激发免疫应答,此时特异性IgM抗体的滴度普遍偏低。因此,对IgM检测试剂的灵敏度提出更高要求。抗原的选择是提高灵敏度的关键。
腮腺炎病毒的结构如图3,其中核蛋白(N)、融合蛋白(F)和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是免疫应答的主要标靶。
一项关于抗腮腺炎病毒抗体的研究表明,不同蛋白如核蛋白、融合蛋白和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均可引起免疫应答,见图4。
在另一项关于MMR疫苗免疫应答的研究中,使用全病毒抗原的检测试剂盒,除了能检出核蛋白、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外,还可以检出其他病毒蛋白(如融合蛋白,中和抗体的靶标之一)特异的IgG。这个结果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某些核蛋白和血凝素神经氨酸酶特异性IgG阴性的样品具有较高的PRN效价,见图5。
总结
目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已被大部分国家/地区纳入免疫规划,但是接种程序有差异。在中国,2016版规定MMR疫苗仅对18-24月龄儿童免费接种一剂次。2021新修版增加为两剂。疫苗保护覆盖不完全,病毒传染系数较高(R0约为10-12),是流行性腮腺炎时有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流行性腮腺炎的实验室诊断依是疾病防控不可忽视的一环。
研究表明,核蛋白、融合蛋白和血凝素神经氨酸酶是腮腺炎病毒引起免疫应答的主要标靶蛋白,且中和抗体和其他抗体识别不同的标靶蛋白。针对单个蛋白的IgG阴性样品,使用全病毒抗原能检出。因此,多种蛋白联合使用,甚至是使用全病毒抗原,是提高检测灵敏度的有效手段之一。
编辑:Steven | 校对:Harris | 责编:Hillson
德国维润赛润提供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抗原(BA103VS)。该抗原是天然全病毒抗原,含多种蛋白组分,已经临床验证。推荐用于IgG和IgM抗体检测。
产品咨询:
VirionSerion原料事业部
18818686988 / 0755-89381139
干货分享
2021CACLP
原料展馆
N4-S069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
助力我们的客户更加强大
永葆我们的价值无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