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以腮腺肿痛和腮腺非化脓性炎症为主要临床特点,多数患者不经治疗或对症处理后1–2周可好转,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是引起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原因,是一种单链RNA 病毒(图1),人类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天然宿主,MuV的易感人群以15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为主,其流行周期为3-5年。腮腺炎病毒不仅能引起流行性腮腺炎,而且能够通过血液在体内侵犯脑膜、肾、心肌、胰腺和生殖系统等,导致多种并发症,比如睾丸炎、卵巢炎、脑膜炎、心肌炎及肾炎等,其中睾丸炎和卵巢炎对人类生殖系统影响较大,导致不孕不育。

图1. 腮腺炎病毒结构示意图
流行性腮腺炎在全球广泛流行,据全球各个国家地区的最新疾病报告,2024年该病在全球范围内高发。比如英国2024年累计报告了4739例病例,比2023年的21例激增了225倍;韩国2024年累计报告了6244例病例,过去5年均超过6千例;美国2024年共报告357例,过去三年一直较平稳。流行性腮腺炎在我国属于法定丙类传染病,据国家疾控局最新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内地共报告92986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在2024年丙类传染病的发病总数中排第四位(图2)。

图2. 2024年全国法定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
据历史数据报告,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数在我国长期居高不下,在2012年曾达到最高峰接近48万例,此后逐渐下降到2016年的17.5万例,2016-2019年间又逐渐上升到接近30万例,新冠大流行期间至今又持续大幅度下降到10万例以下(图3)。

图3. 2015-2024年中国内地流行性腮腺炎报告病例趋势图
流行性腮腺炎属于疫苗可预防疾病,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含腮腺炎成分疫苗,2008年将又将含腮腺炎成分的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MR)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为18-24月龄儿童免费接种1剂,2020年开始为儿童实施接种2剂次MMR疫苗。我国内地的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从2005-2023年的变化趋势图基本与国家免疫规划的调整年份相适应,发病人群以4-7岁儿童为主,报告发病率总体均呈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相对缓慢且波动较大(图4)。

图4. 2005-2023年中国内地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趋势图(来源文献1)
目前市面上还没有有效的抗腮腺炎病毒的治疗方法,预防腮腺炎病毒感染最为重要、有效的措施为接种腮腺炎疫苗,一般是接种MMR(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适用对象为未满15岁的儿童,接种时间为1.5-2岁与6岁时。潜伏期患者接种后可有效减轻发病症状,但不可应用于孕妇,因接种会有致畸的可能。据美国CDC历史数据,一剂MMR疫苗预防腮腺炎的有效性约为72%,两剂MMR疫苗的有效性为86%(图5)。

图5. 接种MMR疫苗的效用
注意:MMR 疫苗的免疫期仅为6–10年,所以仅儿童时期接种过疫苗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少年、成人来说,有必要在腮腺炎流行期或周围有感染患者时及时补种。孕妇或有怀孕计划的妇女不能接种 MMR 疫苗,建议育龄妇女在计划怀孕之前提前接种 MMR 疫苗。
数据来源:WHO官网、美国CDC、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维润赛润资讯。
以上疾病数据来源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2024年1-12月每月发布的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的数据汇总,数据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正式发布的年度数据为准。
文献1:2005-2023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趋势的Joinpoint回归模型和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

编辑:Jason | 校对:Harris | 责编:Hillson

公司简介
德国维润赛润(Institut VirionSerion GmbH)成立于1978年,是国际知名的诊断产业原料生产商和供应商。公司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位于德国维尔茨堡,已通过DIN EN ISO 13485质量体系认证,拥有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P3实验室)。经过了40余年的发展,公司构建了丰富的生物原料产品线,主要包括天然抗原、重组抗原、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和磁珠等。
助力我们的客户更加强大
永葆我们的价值无可替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维润赛润资讯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欢迎联系小编。